《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系列解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13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15年8月27日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职业院校是新时代职工的孵化器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3个10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制造强国战略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高质量的产品作为支撑,而高质量产品背后,体现的是高素质的职工能力水平。
      《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的发布,顺应时代的需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意见是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的最佳工具,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坚实台阶。仔细研读《意见》,可以深深体会到三个相互支撑战略观点:职业院校为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保驾护航是《意见》的主要目标,赋予职业院校更鲜活的生命力是《意见》的主要内容,职业院校共建或者参与企业大学是《意见》的重要方法创新。这三个观点互为一体,共成系统。
      《意见》要求职业院校为我国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保驾护航。《意见》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明确指出了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在我国企业中,职工的素质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一线员工的素质能力水平偏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如何克服这一短板,关键在于职工继续教育的大力推进。《意见》的发布,正式明确了职业院校是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主力军。《意见》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明确的时代责任,也就是为我国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行保驾护航。快速而又全面地提升我国职工的素质能力水平,不仅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同时具有迫切的紧急性。当前新时代的特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新时代的职工,而职业院校将是新时代职工的孵化器。
       《意见》赋予职业院校更鲜活的生命力。与德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较,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从而实现双方的相互促进。职业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结合程度不够,会导致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就业渠道不通畅等特征,这些特征的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地反映企业发展的现状与需要,滞后现象严重;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教科书式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多,能反映企业鲜活素材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造成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就业得不到信息来源,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意见》的出台,大力促进了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结合,赋予了职业院校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意见》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大学理念与方法。企业大学概念与实践从上世纪50年代就在美国萌芽,1956年通用公司正式建立的克劳顿学院是历史上第一所企业大学,到21世纪初,美国的企业大学发展步入了顶峰,约2800所企业大学成立,并且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百分之八十都成立了企业大学。我国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1000所企业大学已经成立。《意见》中高度重视企业大学的这一新概念,在《意见》中多次提到职业院校与企业大学之间的关联关系。《意见》中的第七条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机制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建企业大学、培训中心”,共建是一种高度整合的机制创新,实现共建企业大学,也就意味着职业院校从权利与义务上履行了企业的员工教育职责。《意见》中第八条指出了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方法创新,这一条明确指出了职业院校参与企业大学的方式,采用国际上最前沿的工作场所学习为主要方法,以知识讲座等为辅助方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而推进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正是其中的一个跬步。《意见》的实施,必将有利于大大提升我国企业职工的教育水平,在2020年之前,全面促进职业院校的管理创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最终为“中国制造”行动提供高素质的企业职工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添彩。

构建职业院校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的强盛,归根到底必须依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
      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资源,深刻揭示了人才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以职业院校为载体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和技术技能积累系统是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一、发挥整体资源优势,面向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职工继续教育。
      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和所属区域(行业)经济特点,从不同层次切入,逐步深入发展。基础服务层次,以项目为单位,承接行业企业委托的职工继续教育项目;企业大学运营服务层次,以行业企业为单位,依托职业院校在本行业的整体资源优势,承接企业委托的企业大学运营服务,或系统性的为企业提供职工继续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终身学习服务层次,以行业为依托,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历继续教育的衔接和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衔接,构建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二、以学习资源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技术技能积累系统。
      学习资源建设包括3个层面:机制建设层面、平台建设层面和资源开发层面。在机制建设层面上,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具备学习资源开发优势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本行业的学习资源开发联盟体,或依托职教集团作为联盟体;在平台建设层面,可以由国家引导建立全国职工继续教育学习资源平台,逐步在各个行业建立分平台;在资源开发层面,应率先建立学习资源开发的方法指引与标准,以保证学习资源的质量。在学习资源开发和积累的过程中,将逐步生成基于行业的技术技能体系和相应标准,这是技术技能积累系统的基础和内核。
      三、调动各个层面积极性,推进职工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各级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帮助职业院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教师从事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工作量认定、服务收入的使用等重大问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职工继续教育规划,为职业院校开展职工培训提供需求对接和组织服务等工作。特别是引导本行业的广大企业积极依托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行业,应做好分散需求与集中服务的协调与资源配置工作。
      近日,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教职成�z2015�{3号)(简称《意见》),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在职工继续教育工作上的合作及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贯彻落实《意见》,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探索和尝试。
      一、依托职业院校建立区域性的行业继续教育学习中心。
      依托基础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建立继续教育学习中心。以学习中心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培训设计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宏大的职工继续教育教师队伍。
      二、联合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行业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商务行业在技术、模式和终端载体上的创新速度较快,竞争激烈。特别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要联合创新。我们将联合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行业协同创新中心。一方面,作为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载体;另一方面,让职业院校教师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服务和技术研发中来。
      三、搭建公共学习平台,开发公共学习资源。
      搭建全国电子商务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公共学习平台,该平台重点提供行业共性培训资源和素质提升类学习资源,降低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总成本。建立向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购买优质学习资源的机制,促教学远程资源融通共享。
      四、探索建立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学分银行。
      依托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和公共学习平台,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在终身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学历教育上的优势,探索建立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现学历教育和培训均衡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提高企业在职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行业企业的重视。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强职工培训工作”,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除了要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还要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要加大对职工教育的政策倾斜。”近日,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国家层面对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对于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全方位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的行业企业依靠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了职业院校服务于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人次绝对数达全日制在校生数的1.2倍以上,承担职工继续教育总规模不低于1.5亿人次,实现教育类型多元化、管理规范化,多数职业院校成为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全国建成1000个职工继续教育品牌职业院校,为加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提出了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五种服务类型。一是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逐步提高职业院校招收企业职工的比例。二是要广泛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特别是要积极承接行业企业委托的班组长、农民工、复转军人、女职工等特定群体的专项培训,高度重视为小微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三是鼓励开展服务前沿的高端研修培训,与行业企业协同开展高端人才研修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是要求职业院校要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五是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共同组织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活动,建立校企一体的学习团队。
       为了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发挥行业指导和企业主导作用。行业指导部门或行业协会要发布行业内职工继续教育规划,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搭建交流平台。企业要落实职工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评聘、晋升等人事制度衔接机制,调动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落实依法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确保按比例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相关规定,保障职工继续教育权利。
      其次,要完善相关评价考核制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职工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完善职工继续教育考核监控机制;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将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数折算成全日制学历教育人数的办法,把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规模、成效作为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也作为教育财政拨款的重要参考。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于培训工作中去。同时,要赋予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教育培训价格应由供需双方依法协商确定,逐步减少审批环节。在培训收入上,可参考国企资产管理办法,将培训利润按一定比例上缴财政,剩余部分由学校自行支配。采取这样的措施,职业院校将获得更大的财务自主权,通过调整工资结构、改善职工待遇等方式,调动师资队伍开拓培训市场、承担培训教学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将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实现学历教育和培训两个办学职能的平衡发展,推动办学模式的转变。
      随着我国学龄人口的逐年下降,职业院校将面临应届毕业生生源不足的挑战,教育教学资源逐渐富余,按照原有办学模式发展,职业教育规模将逐渐萎缩。因此,职业院校应主动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逐步扩大面向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主动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在这一办学模式转变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努力夯实内功,提高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师培训,培养部分善教学、能上岗、会培训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培训包,推动培训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职工培训、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等深层次、全方位发展能力。

企业办学拓展继续教育渠道

      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原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职业学校,是国家级中职示范校、中国铁建系统唯一技师学院,同时也是企业的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党校。学校前身是铁道兵三师教导队,具有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传统和优势。学校明确提出“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并举,实现培养培训规模大体相当”。学校设有培训鉴定处,负责开发培训项目、协调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培训;同时,学校还在十三局集团总部设立培训办公室,负责与集团各部门联系,对接承接培训任务。近十年来,学校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1.6万多人,开展职业培训3.2万多人次。
      一是开展职工培训,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学校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取得了施工员、质检员、焊工、电工等岗位的培训资质。3年中组织十三局集团职工978人参加培训并获得了岗位证书,满足了企业施工资质需求。从2010年开始学校在高校的协助下,开办了房建施工技术、物资管理技术培训、造价员、材料员、预算员、出纳员等岗位培训班,培训1200多人次。根据十三局集团农民工多、能力素质亟待提升的现状,学校组织力量编写了20种职业岗位的农民工培训教材,在企业内部使用。
      二是开办技师班,满足职工技能提升需求。2010年,学院面向企业在职职工举办两年制和四年制技师班,其中两年制班招收具备高级工职业资格的员工,四年制班招收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各开设了3个专业。技师班采用集中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学期集中学习一个月,学校聘请集团高级技师和专家授课,重点提升学员专业技能。平时学员通过网络学习,学校提供学习课件,教师在网上批改学员作业。对学员学习采用学分制管理。
      三是量身打造课程,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学校与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及相关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引进培训教学。比如,在学校实训场地,校企双方共同根据实际地形虚拟设计建设一条二级公路,开发全真施工图1套5分册,整体设计与实际建设工程完全一致,涵盖了公路、桥涵、隧道、房建多种典型工程项目。合作编写的5册培训教材、9册教学操作手册,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公路的施工工艺虚拟仿真互动软件。为解决职工参加培训中的工学矛盾,学校普遍实行了现场培训模式,培训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深受企业和职工的欢迎。
      四是共建研发平台,促进技术积累和创新。学校与中铁十三局、天津津桥公司等组建技术研发服务中心,校企共同围绕生产难题,开展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寒区浅埋软塑粘土地层地铁隧道综合施工技术”被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鉴定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被推荐申报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近期,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为学校继续开展好职工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与企业联合建设全省第一家“职业训练院”,并以此为平台,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深化网络化继续教育。与企业共同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微课、慕课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普遍实行学分制,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化继续教育。
      ——推进职工培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重点建设高铁精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实训室及建筑3D打印工作室,成为中国铁建和吉林省建筑企业的技能训练中心、职业技能考核基地和技能大赛基地。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依托中国铁建和吉林省建筑企业拓展技术研发平台功能,重点建设国内桥梁建设标准信息中心、建筑企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接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项目,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成果转化。
      ——建设企业文化史馆。以铁道兵、中国铁建、中铁十三局历史为主线,用实物、文本、模拟、数字电子、同步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企业历史沿革,依托史馆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传承铁军精神,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豪感、使命感、归属感及企业员工的凝聚力。

提升企业价值以服务终身教育

      为服务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职工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职业院校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人次绝对数达到全日制在校生数的1.2倍以上,承担职工继续教育总规模不低于1.5亿人次。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在企业职工继续教育领域具有悠久历史的职业院校,将坚持以“提升企业价值,服务终身教育”为使命,主动承担起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积极发挥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主体作用。
       大力推进“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战略,积极主动承担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职责。
       该学院将坚定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双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促进该学院多元化发展,形成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积极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职工职业生涯发展。
      该学院将以此为重点,着力推进这两类职工继续教育业务发展。
      一是成为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的专业服务提供者。该学院将进一步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积极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在企业战略转型、技术升级、业务组织变革等关键时期,及时研发设计同步于企业发展的培训产品,提供嵌入式培训策划及一体化人才培养解决方案,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支撑服务,与企业形成了紧密型、渗入式的伙伴合作。同时,该学院结合企业职工岗位体系要求,构建从企业新员工到有经验员工、从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到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设计完整的、系统化的岗位学习课程体系,为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在岗职工搭建能力提升的阶梯和岗位学习的平台。
      二是成为职工学历继续提升的学习平台提供者。为了适应不同类型职工学历提升的需要,该学院将在已有的高升专、专升本、本升硕等职工学历提升学习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发挥知名大学品牌的优势和该学院贴近行业企业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历教育的衔接,为企业职工构建学历提升的“立交桥”,助力职工职业生涯发展。
      三是要加强推进办学运行机制和服务能力建设,保障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快速持续开展。
      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市场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作为职业院校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树立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研究教育培训市场规律,学习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运行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保证职工继续教育的质量。
       我们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架构。为此,广东邮院在双轮战略的指引下,除设立学历教育部门外,还按行业企业客户分类设置不同市场部门及客户服务部和经营管理部等职工继续教育业务部门。市场部门按目标客户分工各司其职,面向行业企业负责业务市场拓展;客户服务部支撑项目实施;经营管理部负责培训质量评估监管及指标考核管理。
      同时,要整合资源突破关键资源瓶颈。师资力量是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条件。广东邮院进一步加强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社会名师等三类师资整合力度,丰富师资资源,支撑业务实施。一方面为教职员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绩效考核,鼓励专业课教师同时成为企业培训师,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资源和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企业职工教育师资和课程资源库。
       此外,要构建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广东邮院已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质量评估体系。一是自我评价,搭建规范的培训业务系统,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流程;二是客户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多维度评估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满意程度、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及将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的契合度,并从企业角度对培训课程实施进行后评估;三是第三方评价,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广东邮院将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教育培训质量的持续优化、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促进培训业务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