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之长”应对就业竞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4-22浏览次数:1

    “现在最大希望是要有一个好的专业,特别是经济危机,让我们对今后的就业都没什么底了。”今年的高考在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济危机影响下,考生们除了关心能否获取高等学府深造的“门票”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将来踏入社会能赢得怎样就业机会。
  日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了“技能+学历”教育项目,其培养目标正是应对了国际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对于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的惆怅与企业家的叹息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成了我很多同学的座右铭。”一名刚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的湖州籍大学生对记者说,通过考试选拔,她历经千辛万苦从众多和她一样学历的大学生中脱颖而出,进入我市某社区工作,“我算是幸运的了,我的好几名同学都还没找到工作呢!”
  “我们企业想招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可是遇到的很多都是缺乏实践经验的高学历的‘学院派’。”大东吴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的建筑材料检测、建筑工程测量、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岗位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可是在本地人才市场却很难招到。
  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出在哪里?大学生们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有关专家指出,企业聘用员工,无论过程有多么繁复,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缺乏相应的技能,即使有再高的文凭,也只是“纸上谈兵”,很难为企业创造效益。


  “技能+学历”助推就业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的“技能+学历”教育项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新项目,达到“一分付出、两分收获”的培养目标。在“品牌优先、突出技能、利于就业、适合创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社会的需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室内设计技术、服装设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检测技术与应用、酒店管理、商务英语、财务会计,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7个重点骨干专业。”该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我市以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中,非本地生源较多,这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都回原籍工作,导致湖州本地高技能人才稀缺。
  “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我们要求学员在毕业之前必须取得2张技能证书。像今年开设的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就是我校与湖州久利集团合作开设的定向培养班,学生毕业后由久立集团直接录用。”该校负责人介绍,技能教学将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模式,让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来授课,安排学员到企业进行“身临其境”式的学习、实践,将企业所需和实际教学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