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分院着力加强公益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4-03浏览次数:1

    4月1日下午,人文与旅游分院每月一次的“公益服务进千家”活动座谈会在2309如期召开,分院辅导员老师以及各班公益服务联络员、服务典型户代表等参加了交流讨论。这是自2008年1月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以来,分院以座谈会的形式举行的第11次交流活动。


    据悉,人文与旅游分院的志愿者们现活跃在湖城大大小小共4个社区, 2个老年公寓,1个幼儿园,现有志愿者近1000名。他们积极地参加各项公益服务活动,深受各方好评。一直以来,分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多次以座谈会的形式深入细致地了解志愿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困难,以这样的形式给志愿者今后的工作以宏观上的指导,更希望借助这样的形式能够倾听志愿者的心声,将人文关怀送到志愿者心中。
    一直以来,人文与旅游分院都非常重视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辅导员老师多次深入到志愿者中间,了解志愿者在活动中的困难,共同探讨解决困难的对策。此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架起分院与志愿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志愿者与志愿者、志愿者与学院、志愿者与社区等三重主体之间联系不多、沟通不深、渠道不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益服务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分院为更好地加强三重主体之间的联系,创设性地开展每个月一次的座谈会,了解志愿者所做所想,及时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及时地发现不足、总结经验。分院还通过完善志愿者队伍的制度建设等举措,进一步促进公益服务志愿者队伍更好地开展工作。
     在座谈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师生们就志愿者在参加公益服务活动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服务结束后是否需要社区服务对象签名,每个学年要进行40小时公益服务时间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如何克服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语言沟通障碍,与老人们怎样沟通,聊些什么等问题以及在活动中所遇困难的典型情况进行了商讨,并对如何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沟通进行了交流。针对大家普遍反映的与湖州本地人语言不通造成交流困难的问题,分院特别开设了“湖州本地话培训班”,目前已经组织三批同学参加培训,现在志愿者们都会用湖州话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对于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所反映的发现和老人们沟通内容不多的难题,分院要求各班组织同学学习我国历史等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座谈会上,志愿者们更是将自己在活动中比较成功的做法等与大家分享,这些成功的经验是大家在实践中所得的宝贵财富,对于更好的开展以后的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次活动是人文学子在公益服务活动历程中的一次总结,是人文志愿者队伍更好的开展工作的新开始,是人文与旅游分院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更是志愿者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利于确保各项信息的畅通和经验的推广,有利于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分院今后更好地开展公益服务活动,树立我校公益服务品牌,展现人文分院学子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